纳税信用,一头连着纳税主体的意识和发展,一头连着税务部门的服务与监管,不仅是企业合规经营的“成绩单”“晴雨表”,更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甘肃税务部门聚焦让纳税信用“软实力”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持续优化纳税信用评价和管理体系,高效助力企业,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税力量”。
高扬成长“风向标” 助企“诚”风破浪
纳税信用等级是根据企业的涉税申报、税款缴纳、账簿凭证管理等情况综合评估,反映企业合规经营水平的“经济身份证”。甘肃税务部门以“诚”为导向,聚焦增强企业“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意识,通过发挥纳税信用正向激励效应、辅导企业合规享受政策、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等一系列举措,提升企业纳税遵从。
泰山石膏(甘肃)有限公司主营产品纸面石膏板覆盖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周边地区,生产的各种产品深受用户好评,在西北地区占有53%的市场份额。“公司如今的成就,不仅归功于过硬的产品竞争力,还得益于A级纳税人的综合效应。白银税务部门主动向社会公告A级纳税人名单,提高了公司形象和知名度,更有利于我们业务拓展及外部合作。”企业经理蒋健说。
税务干部深入泰山石膏(甘肃)有限公司宣传辅导
优质的纳税服务是企业守信经营的重要保障。甘肃税务部门持续拓展纳税信用应用场景,为A级纳税人实施“信用+”联合激励,提供“绿色通道”、专人办理、出口退(免)税便利等个性化服务,实现“全周期”快速响应、“全链条”税费服务、“全流程”业务办理,充分释放诚信纳税的叠加效应,激活市场主体守信、维信、增信的动力,有效促进和引导纳税人积极“争A守A”。
“以前觉得纳税信用就是个软指标,没什么用,没想到有这么多好处。”甘肃酒铝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亚飞说。酒泉市税务局通过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小企业服务月”“春雨润苗”“税企面对面”等行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线上云端等形式,“滴灌式”宣传辅导税费优惠政策,让企业畅享信用“红利”。
擦亮信用“金名片” 为企“贷”来生机
近年来,甘肃税务部门以“享”为路径,聚焦纳税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深挖纳税信用价值,激励企业擦亮纳税信用“金名片”,有效助力诚信企业以“信”换“贷”,“信用资产”正在成为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增强发展底气的关键。
庄浪县永芳日用百货店连续3年获评A级纳税人,在销售旺季遭遇备货资金短缺。税务干部主动对接,将其纳税信用报告推送至合作银行,快速获得60万元信用贷款。“这笔贷款保障了订单承接,二季度销售额大幅跃升。守信受益,我们一定守护好A级招牌!”该百货店负责人柳永平由衷感叹。平凉市税务局不断深挖“银税互动”助企潜能,持续加强与金融部门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组织开展税、银、企三方联动,“银税”双方互驻进厅提速纳税信用“增值变现”。
庄浪县税务干部深入重点企业宣传“银税互动”政策
“多亏了税务部门帮助协调贷款,我们才得以恢复正常经营。”兰州新区正荣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法人王正荣感激地说。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劳务分包、劳务派遣和建筑装饰的企业,近几年纳税信用状况良好。得知企业资金短缺,难以支付上游公司的材料款项后,税务部门立即与银行取得联系。经过测算该企业授信额度为30万元,兰州新区税务局向银行提供公司过往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后,银行综合考虑提高了贷款额度。最终,通过“银税互动”项目,该公司获得贷款50余万元。
积聚发展“动力源” 利企乘“信”远航
纳税信用直接关系到企业声誉、项目投融资、招投标及税费优惠政策的享受等各个方面。甘肃税务部门以“信”为支撑,推出一系列拓展纳税信用服务的新举措,围绕企业初创、成长、成熟等关键时期,精准帮扶信用受损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并通过制定个性化信用稳级提级方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企业纳税失信行为。
兰州市税务局认真落实纳税信用等级修复相关政策,推出“宣传、提醒、引导、敦促”的“一站式”帮办服务,有效帮助纳税人及时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减少信用损失,恢复良好信用。
“没想到我们一家分公司的纳税信用竟给整个公司业务带来那么大的影响。多亏税务部门主动问需,‘手把手’指导我们修复纳税信用等级,将制约公司发展的不良影响降到了最低。”兰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黄新慧激动地说。该企业因外地关联企业未办理纳税信用修复,导致公司信用评级一度降为D级。税务干部第一时间对接,辅导公司及时进行纳税信用修复申请,并成功将纳税信用恢复到A级,有效降低了对企业不利的社会影响,也给企业发展增添了信心。
甘肃税务部门不断优化纳税信用“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修复”全链条服务模式,积极引导市场主体遵循高质量发展主线,帮助企业及时修复纳税信用,推动“被动整改”转向“主动合规”,让纳税信用的“活水”,转化为企业减负增效、轻装前行的“动力源”,浸润陇源大地的营商沃土。(屠小东 赵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