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民乐:让群众搬得出过得好-新华网
首页> 正文

张掖民乐:让群众搬得出过得好

2025-11-20 08:45:05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深化“三抓三促”行动 身边事】民乐 让群众搬得出过得好

  冬日,午后的阳光洒在民乐县幸福苑社区一栋栋簇新的楼宇间,居民们三五成群聊天、锻炼身体,青年志愿者则忙着为假期托管班的孩子们教画画……这井然有序、充满生机的景象,正是民乐县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聚焦民生工作,不断推出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搬迁群众过上安稳幸福生活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民乐县数万名群众通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开启了城市新生活。面对搬迁群众办事城乡“两头跑”,城市生活管理难、服务难、融入难等问题,民乐县扎实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村融合、同城共享”模式,推动城乡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服务资源集约整合、民生服务精准到位,构建起乡镇与城市社区“双向赋能、一体协同”的治理新格局。

  群众搬迁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

  民乐县全面铺开全要素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城市各项资源和搬迁安置点纳入214个网格管理,构建“城市社区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居民小区)党支部、楼栋(院落)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五级组织体系,13个城市社区全覆盖建立网格党支部38个,确定党员联系户305名,织细织密组织网络,畅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社区建立了网格站,网格员信息都贴在楼道里,群众的事儿有了小管家,办起事来很省心。”县府街社区居民李银春说。

  群众搬进来,政府如何提升治理效能?近年来,社区党组织与迁出地、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研判搬迁群众管理服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共享人口信息、党员情况等,以“四级七天”工作法共同防范风险隐患,调处矛盾纠纷113件,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搬迁安置点人员来源分散、信息不清、需求多样,给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就此,城市社区鼓励党员亮身份、作表率,优先从搬迁党员、离任村组干部、热心群众等“能人”中聘任专职网格员149名,推选单元长2485名、楼栋长867名深入群众,第一时间登记信息、掌握动态、发现问题、化解矛盾,进一步织密了党群关系网。

  服务居民关键在“实”和“细”。

  “刘阿姨,你需要的证明已委托南古镇办理。办好后他们会送到社区,我到时和您说。”幸福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搬迁群众办理业务。搬迁群众无需再往返60公里回户籍地,在家门口的社区就能办理相关手续。

  民乐县坚持问题导向,相继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搬迁群众享受到“就近好办”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民乐县成立县委村社协同治理工作专班,在城市社区设立“共享服务”窗口10个,梳理63项便民服务事项,乡镇和社区固定专人对搬迁群众申请的便民服务事项全过程“点对点”对接,让搬迁群众真正融入社区大家庭。

  “我们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服务对象需求,组织开展‘敲门看灯’、日间照料、假期托管等个性化服务,有效提升了搬迁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融入感。”城市社区党工委书记谢兴鹏说,社区通过探索推行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及时响应居民诉求,协调解决邻里纠纷、物业维修、政策咨询等各类问题。

  金山社区锦绣家园小区增设停车位320个,有效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城市社区党工委创新设立“周五说事”协商议事机制,围绕垃圾处理、噪音扰民等小区事务展开商讨;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天镇党委组织搬迁老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 通讯员 尚明

【纠错】 责任编辑:刘欣瑜